新浪收藏

尚辉——莫雄优雅的感伤

新浪收藏

关注

意象油画是中国油画本土化的一种典型特征,其探索自中国人拿起油画笔的那一刻就开始了。意象油画的创作不是油画家个体艺术追求的结果,而是这个民族一种集体的潜意识行为,但自觉追求与无意识流露在形成各自的艺术特征上会形成很大的差别。意象油画的自觉探索显然在江南更具有普遍性,这既是江南特定的自然环境使然,也是江南人文历史滋润的结果。这里,自古以来的文化就特别尚意、尚韵、尚灵,这种对于意境、韵味、灵性的崇尚,成为衡量江南流域任何文化行为的最高评价标准与追求境界。意象油画在江南先后以刘海粟、林风眠、吴大羽、苏天赐、吴冠中等为代表,他们油画的意象性都或多或少地在创作观念与表现方式上,显示出与传统中国画审美特征的某种内在联系。意象油画在当代获得了一种全新的自觉,如果说前辈油画家的意象探索着眼于从写实走向心性的表现,那么当代油画家的意象性则侧重于从西方现代主义回归优雅的具象,并在西方现代主义凸显主体精神与中国画以意统象的跨文化比较中进行新的意象转换。

作为当代意象油画的探索者,莫雄着眼于油画中国画图式的审美转换。也即,他试图在油画画布上直接运用传统中国画的图式,并进行这种图式运用的油画语言探索。他所有的学术命题,也便集中在如何推进这种中国画图式与审美境界的油画语言转换上。

常州是典型的江南古城,从小在常州长大的莫雄,对烟雨迷蒙、温婉柔和的江南有着深入心性的体味。甚至,他走上艺术生涯,也都是这片潮湿土地长久滋养的结果。当他试图在画布上用油彩捕捉某些形象时,不知不觉间,他也便把江南那种散淡的人文情怀渗透到画布与油彩之中。或许,散淡的人文情怀已成为莫雄油画恒久的主题,这使他和古典写实、印象光色、抽象结构、宣泄表现拉开了距离。也即在现存的油画观照世界的方法中,尚找不出莫雄这样观看世界的方式。他的油画无疑更接近于中国文人画的审美意趣,如果他用传统文人画表现他的审美经验,也许没有任何悬念。但问题是,他酷爱油彩那种粘稠的厚重感,他的审美纠结与语言创造,也便体现在他如何使用这种粘稠的富有覆盖性的油彩来呈现他的那种潮湿而疏淡的江南情怀。

崇尚白色,这或许和他幼年对于江南特有的粉墙黛瓦的生活体认密切相关。至少,粉墙是他最初的人生经历中的温暖记忆。于是,他摈弃了油画再现性的色彩观念,一切油性色彩的表现似乎都出自他生活记忆的粉墙,白色成了他所有油画的底色。他的探索就是要在这白色之中求得油画语言的味道与神韵,展示油画色彩的丰富与变化,体现油画笔触的粘稠与厚重。不论中国画式的花鸟画还是西洋油画的静物画,他都以白底滤除空间的深度与色相,并试图将三维空间转化为二维平面,以此探索白色空间自为、自立的独特意味。在他的画面中,那些白色逐渐转化为富有笔触感的灰色层次,并因折枝、插花的结构与色相而相应发生画面空间的变化。因而,那些白色也便转化为一种虚灵的存在,油画语言的触摸感和中国传统文人画的虚灵境界于此组接为一种新的介面。

粉墙黛瓦在色彩关系上似难以拆分相离。因而,白色做底的油画也需要黑色予以对置。黛瓦之黑,同样也是莫雄幼年生活温暖的记忆。在莫雄的油画中,深色是画面色彩关系的另一种表达。深到极致是黑色,但莫雄在他的油画布面上总是惜墨如金。毕竟,那是画面的点睛之处。而深色,则是莫雄探索的重要色彩谱系,这种深色不仅因画面的不同表现对象与不同表现境界而发生色相上的变化,而且他很注重玩味这种深色的渐变,并和白底丰富多变的中间色形成节奏性的色阶过度。其实,他的画面正是寻找从粉白到深黑这两极之间如何过度、如何形成过度的意趣、意味和意蕴。

黑与白构成了莫雄油画的基本色彩结构,他所有的色彩关系与语言意蕴都由此衍生而出。但他不像吴冠中那样直接去寻找这两极的构成与关系,而是巧妙地将其掩藏起来,故设重重屏障,让人往复寻幽探胜。色彩构置也便成为他寻找过度方式与形成过度方式的通道。

由于几近暖灰或冷灰的白色作底和深至浓黑的反衬,莫雄画面的色彩关系与空间关系也近乎是完全主观化的构置。不论《追忆江南》系列,还是《香庭》系列;也不论是《藤》系列,还是《瓶花》系列,他都不是从某个固定视点去再现风景或静物,而是消解油画的再现性,完全通过意象式的构思重造画面之境。因而,他的画面并不局限于对某一地、某一景的记录,也不注重呈现的虚拟性描绘,而是综合其感觉和印象,随着画面构图之需进行想象性的生发与经营。色彩也非印象派式的随着阳光照度的不同而在不同的景物中形成光色的变幻,但也不是传统的固有色,而是画面色彩配置的某种关系。这种色彩关系,既和自然光色有一定的联系,也追求画面色彩与意象表达的内在规律。就整体而言,莫雄的色彩并不追求光色的跳动与闪烁,而是在凝重朴实之中体现色彩的冷暖与微差。他画面的整体色调,偏向于冷灰色与暖灰色,而且色调处理显得简约而单纯,仿佛是在简约与单纯的色彩关系里掩藏着丰富的色相变幻,他追求的是以简胜繁、以朴寓华的境界。

毫无疑问,莫雄是用中国画观照自然的方式颠覆了西洋油画的再现性,他的主观化也并不同于欧美现代主义流派中的野兽派、抽象派和表现主义。如果说欧美现代主义流派对于主体精神的张扬,更多的偏向主体对于审美对象的形象改造与视觉解构、更多的侧重视觉形式与语言的独立;那么,莫雄的意象性则是以审美之“意”重新统领形象,在形象的完美表达中凸显意境的完整性与理想性。也即,莫雄油画对于形象的重置,是以幽深的境界与散淡的情怀为归旨的,而且这种想象重建的境界与情怀,也总是揭示出江南人特有的略带伤感的唯美之境。这既是莫雄自己的个体生命体验,更是江南流域千百年来共同滋养的审美文化的显现。

作者:尚 辉(中国美协理论委员会副主任、《美术》主编)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