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收藏

孙永印—德艺双馨艺术家

新浪收藏

关注

孙永印,1954年出生、天津市人、现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中央美术学院进修、中国现代艺术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八一电影制片厂美术师 (中国第十七届电影金鸡奖最佳美术奖获得者)

其油画作品:《行军路上》入选第六届全国美展,《破土》入选第八届全国美展,《死生之地》入选第九届全军美展,《沉积》(秦佣系列之二) 入选第十届全军美展,《沉积》(秦佣系列之三) 荣获2001北京国际艺术博览会特等奖,《红墙》入选全军“远太杯”美术作品展,荣获二等奖,《东方》入选文化部、广播电影电视部第四届美术作品展,《印记》入选建国50周年全军美术作品展,《月光》太平洋国际拍卖会收藏家收藏,《夕阳》太平洋国际拍卖会收藏家收藏,《冬韵》深圳动产拍卖会私人收藏,《黄河祭》在两会期间百家媒体报道,许多作品被美国、法国、瑞士、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台湾、香港和内地收藏家收藏。

另著作《中国历代人物造像》由国家外文局《今日中国》出版社出版,以中,英文两种文版在国内外发行。

曾多次在中国《美术》、《军旅画家》、《解放军文艺》、《人民日报》、《当代绘画交流》、《解放军报》、《传奇天下特刊》等报刊上刊登作品。

历史在这里沉思

作者:柏冬友

在一次展览中,一幅大型油画引起了我的注意。它既不是静物写生,也不是风景或人物肖像,而是反映当年秦兵马俑出土的作品。土黄色成为画的主调,在血红的霞光辉映下,流动的黄土沙丘如汹涌奔泻的黄河瀑布,象征着哺育中华民族的摇篮。近景是刚发掘出的秦兵马俑。兵俑与刀枪剑戟、马匹、陶罐等横斜偃卧于土中,许多人俑只露出头部及半截身躯,处处是炭火痕迹,遍地瓦砾。画的作者、八一电影制片厂美术师孙永印告诉我,俑坑原是宽敞坚实的地下营垒,根据文献记载和从发掘现场推测,这座地下营垒在楚汉之争时为项羽所焚,房屋坍塌将兵马俑埋藏至今。

站在这幅力作前,我不禁浮想联翩。遥想当年,始皇帝检阅军队,必是车马浩荡,兵士气宇轩昂,“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大军指处,所向披靡。然千古兴亡,一切如过眼云烟,强秦也早已在改朝换代中灰飞烟灭。有幸目睹挖掘现场的孙永印心灵深为震撼,对艺术的直觉激发他产生更多的思考,使感受上升为对中华民族命运的深层认识。作为观者,我仿佛看见将士们在浴血沙场,耳畔犹闻格斗的金属撞击声。我不知该为这批珍贵文物的发现自豪,还是该为千年战乱带来的巨大损失惋惜悲哀。可以说,作品丰富的内涵为人们带来不同的遐想。

面对这些面目百态的千年古魂,完全可以领悟到关于生命在一段历史的长河中顽强与拼搏的真实体现,那抗争的过程,似在证明不能涅槃的人类精神永远都是活的化石,昭示岁月与子孙为曾经历史的辉煌或感动或沉思或澎湃,孙永印把他一腔的真爱与感情叠浪进属于他自己独特绘画语言里!!

军旅画家孙永印的油画—肖林

银幕背后的创造

在第八届全国美展、第九届全军美展和北京近年的一些美术展览中,总有大幅的以“兵马俑”为体裁的油画作品,让络绎不绝的参观者停下脚步,《沉积》、《破土》、《红墙》、《死生之地》。。。。。。人们用新奇的目光释读这些把早已熟悉的文物形象艺术再现的创作,许多人用镜头留住眼前的画面。这些泥土般色质的大幅油画在五光十色、充满现代气氛的展视空间里仪态从容,别具一格的系列作品,都是出自军旅画家孙永印的笔下。

孙永印是八一电影制片厂的美术师,曾获得第十七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美术奖。多年前,他作为中日合拍影片《敦煌》的美术设计,走遍了西域大漠中的古城遗址,近年来,他又作为主创人员,置身于《大决战》、《大转折》等战争影片的拍摄现场,当人们在努力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经济商品大潮的时候,他独特的视野却滞留在那久远的历史、辉煌的艺术。充斥着血肉的搏击和风烟滚滚的战争场面,他的心灵被一次次冲撞,他的灵感被一次次启激,他决意进行一次大胆的艺术探索,于是,有了他厚重的笔墨,沉稳的色彩,有了孙永印的“兵马俑”系列油画。

孙永印运用他得心应手的绘画表现力,刻画出兵马俑形态质感的逼真,再将这些冰冷硬结的造型赋予生命的活力,以其各异的艺术形式再现。给人以宽阔的联想空间。《沉积》让人们一种凝重、沉闷甚至压抑的艺术形式中,看到那些默默沉堕在泥土中的不朽之躯。。。。。。如同中华民族几千年沉积的文化古魂。虽与现代人在咫尺,却有着难以解读的千古之谜。《死生之地》再现了战火硝烟中,生死界碑前,将士们前赴后继视死如归的场面,让人感到一种史诗般的悲壮。《黄河祭》则换了一种极富动感的画面,展现那众多将士在历史长河中搏击、挣扎、体恤生死,讴歌他们投身到母亲河激流勇进的儿女情怀。《红墙》采用了民族传统的审美基调和简单而封闭的构图,似乎使人感觉到一种静止,一种循规蹈矩,一种世代传承的信念。《东方》却是另一种境界,那些英勇报国的不死之躯,矗立在广阔自由的宇宙时空中,炫耀人类东方文化的瑰丽和沧桑,给人以精神艺术永存的浪漫遐想。。。。。。

站在他的画前,面对百态的千年古魂,您可以领略到生命在历史长河中拼搏、抗争的历程,似在证明不能涅槃的人类精神永远是活的化石,它铭刻着悠远岁月不能抹去的文字,昭示后世子孙为曾经历史的辉煌或感动、或沉思、或振奋。孙永印,把他一腔的真爱与情感叠浪进属于他自己的独特的绘画语言里,它所引起的共鸣,也许正是由于那岁月沧桑遗痕的触动,酷似当代人的心态历程。

与人们都有的丰富生活体验一样,画家更有其多彩的天地,孙永印在他的“兵马俑”世界以外,还有着多角度的创作视野。为拍摄各种题材的影片选景,他到过许许多多的地方,他把美的启迪,创作的冲动,记在心中,带回画室里。他用浪漫的笔墨,画出马背上的战士,画出少数民族风情;他用朴素的笔墨,画出贫困山乡的孩子,画出他熟悉的生活;他用恬静的笔墨,画出少女和老人,画出绿荫、白马、月光、冬雪、小舟。。。。。。他同许多孜孜不倦的画家一样,不为外界纷纭所动,只为自己炽热的心灵而不能停下手中的画笔。

中国信息报——记者:娜子

走进军旅画家孙永印的画室,便被大幅一幅幅“兵马俑”油画系列作品吸引。许久伫立读着《黄河祭》,读着那些在地狱中挣扎着的历史、挣扎着的灵魂,宛如体恤到生与死二者的界碑,刻着一段悠远且又铭记的文字,这文字已被演绎成与当代人酷似的心态历程。

《生死之地》等几幅作品,气势磅礴、宏烈,既表现着艺术本身的感染力,又能拓展着存在时代中的不同的人格的坚韧悲壮。

面对这些面目百态的千年古魂,完全可以领悟到关于生命在一段历史的长河中顽强与拼搏的真实体现,那抗争的过程,似在证明不能涅槃的人类精神永远都是活的化石,昭示岁月与子孙为曾经历史的辉煌或感动、或沉思或澎湃,孙永印,把他一腔的真爱与感情叠浪进属于他自己的独特的绘画语言里。

提起“兵马俑”系列绘画作品,这恐怕与孙永印的职业有关。他是八一电影制片厂的美工,期间,他担任了《敦煌》《大转折》等影片的美术设计(其中影片《大转折》等获了第十七届金鸡最佳美术奖)、在随拍摄组置身风沙大漠般的场景时,孙永印被宏阔的景象深深感染,敦煌的艺术,悲壮的历史等,这些宏伟而壮丽的艺术启诱他的灵魂再一次飞跃,决意在灵感的冲击下为油画艺术做一次大胆而探索的表现。

于是,孙永印的世界,有了他沉稳的笔墨,有了一段历史的沧桑见证。

孙永印油画的特点,介于色彩的斑斓,柔娴表达着他对大自然的悟道与情爱。除像“兵马俑”这类题材外,他的作品古典味较浓,在其观赏一幅幅人物或风景的作品里,或小舟停泊,或森林静谧,或绿荫童话,每一幅作品都有着极其严谨又丰富的内涵,从而导致他把绘画语言达到一种出神入化、令人遐想的境界。

画家孙永印的家,简而不陋每个房间似乎都是画廊展厅。风格有别,情趣各异,手法千秋,功底丰富的作品把房间里的墙壁,点缀成故事与童话。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