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收藏

《微观千年》萧和中国人物画展

新浪收藏

关注

主办单位:中国美术家协会艺术委员会 江苏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深圳市美术家协会

协办单位:江苏省美术家协会

承办单位:深圳市大芬美术馆 萧和艺术工作室 东莞市博艺美术馆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盛世欣兴格力贸易有限公司 东莞市晟世欣兴格力贸易有限公司

策展人:丰静涛 朱晔

开幕时间:12月19日下午3点

开幕地点:深圳市大芬美术馆

展览时间:2017年12月19日——12月24日

1948年11月生于山东青岛,祖籍江苏扬州,现居南京市。擅长中国人物画。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多种画展,曾在香港、台湾、澳门、南京等地举办个人画展。作品在国内外众多画册、刊物发表,并为国内外众多博物馆及美术馆收藏,出版有《中国人物画传统技法解析》《萧和画集》《世纪画坛菁英—萧和》等专著。曾获文化部颁发的《文华奖》并受到江苏省人民政府嘉奖。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电视台等做过专题访谈,作为海协会大陆书画家代表团成员两次访问台湾。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人物画艺术委员会顾问,江苏省民建书画院院长。

走出萧和先生的画室,我突然想到,生活的源泉和文化的底蕴是精美艺术的真正亮色,而优秀的艺术作品,正是引导国民前进的精神火炬!

紫峰陋室读萧和

南京 许洪祥 江苏省报业集团董事长 新华报业社长 党组书记

甲午秋日的一个偶然机会,天高风轻、气候宜人,应约与朋友一起去画家萧和先生的画室做客。萧和先生是萧平先生的胞弟,高高的个头,匀称的身材,阔面方耳,与其兄长长得十分相像。因萧平先生的夫人曾在省文化厅工作,与我是同事,因此我与萧平先生进而与萧和先生和他的夫人杨金平女士得以结识。

萧和先生在南京紫峰大厦23楼他的画室迎候我们。走进画室,只见是内外两间宽敞的工作间,光线十分明亮。里间摆放着一张宽大的画桌,外间放着一圈古式木质座椅和一张小方桌,显然是平时会客所用。里外两间的墙上,挂满了各种风格、不同主题的萧和先生的画作,反映了主人的创作思路和艺术追求。

在萧和先生的热情陪同下,我仔细欣赏着他的每一幅作品。首先跃入眼帘的是他的一组佛教系列作品,约有六、七幅之多,主要内容是反映当年佛陀如何从探求、醒悟到成佛的故事。仔细端详着那些富有灵性的大象,那人们熟悉的菩提树,那庄严敏慧的佛祖慈颜,无一不向我们展示着佛教的奥秘、神灵和圣洁。作者用褚黄、桔红配以洁白的色调,用类似工笔的手法,把佛陀的大彻大悟成佛之路描绘得鲜明形象、栩栩如生,作品的画面虽然不大,却显得异常精致,使人深感作者对中国佛教文化的研究和艺术功力的深厚。我问萧和先生,为什么想到要创作以佛教为主题的作品,他告诉我,佛教是一个百姓关注的主题,也是一个涉及到世界观的主题,佛教是主张慈悲为怀、普度众生的,佛的主旨是宽厚仁爱的,我之所以创作这些作品,主要是要让人们了解佛的本源,滋养佛的善良和自律的心境,促进社会的和谐。我听了,深深感到将作品主题的宣示与百姓的教化熏陶紧密相联,可见作者心灵的纯洁和对仁善的追求。

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是艺术家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在萧和先生画案背面的墙上,挂着三幅较大的作品,十分醒目。萧和先生详细向我讲述了这一组作品的主题和创作特点。首先跃入眼帘的是一幅《西园雅集图》。只见画面上古树挺拔,流水潺潺,长案置于古木苍松之下,一批名士有的在作画、有的在围观,姿态各异,景象万千,四周风竹吞声、水石潺湲,看着这幅画,不禁使人联想起现收藏于美国纳尔逊•艾特金斯艺术博物馆的当年南宋马远所作的《西园雅集图》,萧和先生在继承传统风格的基础上,努力用现代美学的气韵再现了北宋那西园雅集的盛会场景。

墙上挂着的另外一幅作品是《竹林七贤图》。只见图中的竹林清癯挺拔,婀娜多姿,林间云雾缭绕,风竹吞声,七位贤人或躺或坐,或歌或饮,或聊或叙,神态各异。而画面则呈现出一片淡淡的嫩绿色,既是竹林的本色,又隐含着春天的意蕴,很有一派超凡脱俗、悠然自在的雅美意境。

萧和先生指着最边上的一幅《淝水之战图》,为我详细讲起了古代名将谢安指挥淝水之战的故事。我知道这是在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典型战例。只见画面中央,谢安与友人正在树下安闲地下着棋,而士兵则

送来了胜利的捷报,谢安心知胜券在握,非常从容、视而不见地将捷报收入袖中,双眼仍聚精会神地注目在与友人的对弈上,其运筹帷幄之间、决胜千里之外的大将风度与从容自信的神态,跃然纸上。作品中红色的捷报与高大树木上枯黄的树叶在画面中央形成了十分鲜明的对比,既突出了作品主题,又点出了时间的概念,同时也体现一种既跳色、又入色的中国画的独特风格和意韵,使人看了久久不能忘怀,留下深刻印象。

细观三幅作品,虽然主题各不相同,但都是描写古代文人武士的一种心境、一种神态和一种学养。从这些洋溢着中国传统精华的作品中,使人更加确信文艺创作不仅要有当代生活的底蕴,而且要有文化传统的血脉。只有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我们才会有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萧和先生很注重从生活的源泉中汲取营养。他不仅画古人,写经典作品,也十分重视现实生活中一些看似很平常、很熟悉而人们又往往忽视的东西。他的一组《童趣》,就令人十分喜爱。只见孩提时的“打仗”、踢毽子、做游戏、抬轿子等,那些每个人都经历过的童年乐趣在他的笔下都还原成了一幅幅精美绝伦、情趣盎然的儿童风俗画。看着那一幅幅不大的画作,那种古朴,那份童真,那份温馨,那般情趣,使人既忍俊不已,又感慨万分。我暗暗思忖,这些作品,只有对生活有着深切感受的人,才能变熟视无睹为了然于心,才能在习以为常中发掘极不寻常。精美的艺术往往源自于日常普通的生活,而经过艺术家善于发现的眼睛却点化为美的永恒!生活的根有多深,艺术之树才会长多高。

生活是艺术长青的源头活水。在萧和先生的画室之中,有一组青花瓷的系列作品,吸引着我不禁在它面前停下脚步,我仔细观赏着,认真思考着。萧和先生告诉我,他对青花瓷的色彩和形象,有很多联想和思考,他觉得青色庄重而又淡雅,是中国人谦逊素雅品格的一种典雅反映。而那青花瓷瓶的曲线和弧度又仿佛是中国妇女优雅的腰臀曲线与美妙的迷人身段的再现。据此,他创作了一组青花瓷系列。通过寄物寓情的手法来反映作者的所思所想。只见在萧和先生的画作中,有的女子亭亭而立,有的女子静坐抚琴,有的是正面的芳容,有的是侧身的倩影,仪态万方、多姿多彩,别有一番风韵,给人无限的美感和遐想。我看着那些作品,不禁感慨,作者对生活观察的细致入微和对中国文化体会的至深至远。艺术来自生活,艺术又高于生活。高超的艺术家总是在生活的砥砺中吸取无穷无极的灵感,创作出精美绝伦的作品。我终于悟出为什么萧和先生要将自己锁在23层的的高楼上,排除一切干扰,甘于寂寞、潜心创作的真正内涵。也许,这就是艺术家对待生活和创作的态度,这就是真正的艺术作品和一些流俗作品有着千差万别的区别之所在!

丰厚的文化素养是艺术审美的真正眼睛。在画室的另一面墙上,我看到一幅巨大的作品《山鬼》。这是许多画家都创作过的作品,但萧和先生却怀着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将山鬼与黑豹糅合在一起,用相依、梳洗、沐浴、期盼几个动人而温馨的情节把这个流传千年的美好传说变成了一幅清新脱俗的艺术长卷,舒朗而素雅的画面,人性而美丽的山鬼,向我们叙说着心灵的善良和对美好生活的期盼。读着《山鬼》长卷,我在思考着一个问题,人的生活是多种多样的,但在生活的急流中,真正能发现什么、感悟什么,作为艺术家能反映什么、提炼什么、却又是不一样的。这与艺术家的眼光、气质和素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有时同样的东西,一样的生活,反映出来的艺术作品却是千差万别,有的如黄钟大吕般高亢嘹亮,有的却如秋风残霜般势衰力微,真是天壤之别。我从萧和先生的作品中,看到了他心灵的追求,看到了他对待生活和观察生活的态度,看到了他对待生活和观察生活的态度,看到了他良好的传统文化底蕴和艺术素养的积累。萧和先生对我说,“人总是要有一些担当的,艺术家也应有一份责任。我们创作的作品不仅要对自己负责,更要对老百姓负责,要对历史有一个正确的交代!”我想,这不正是一个普通而又正直的艺术家的良心吗?

走出萧和先生的画室,窗外夜幕已经降临,只见街市上灯火一片。看着那闪烁的灯光,我突然想到,生活的源泉和文化的底蕴是精美艺术的真正亮色,而优秀的艺术作品,正是引导国民前进的精神火炬!

人们期盼着有更多的这样一些优秀作品,也真诚感谢这些真正的艺术家!

参展作品欣赏:

想要了解更多萧和作品敬请扫描下方二维码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