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收藏

票证生活特展:从凭票生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澎湃新闻

关注

从新中国成立乃至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国人民的衣食住行都与一纸票证有着紧密的联系。一枚枚票证记录了那一时期的生产生活,印刻着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轨迹,承载着特殊的历史记忆。

12月6日,“票证生活特展”在上海财经大学商学博物馆开幕。澎湃新闻了解到,本次特展以博物馆馆藏的三万余张票证为基础,精心遴选了其中777张票证进行了展示,希望通过此次展览重温票证时代的独特面貌,回眸社会经济的发展历史,感受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

展期从今年12月6日延续至2019年1月10日(此后展期将另行通知),皆对公众开放,报名预约链接。

上海财经大学商学院教授戴国强也来到开幕现场,向大家讲述那段“凭票生活”的日子。他先从专业层面阐释了票证为什么会出现、“票证时代”的开始与终结,以及为何计划经济条件下没有真正的货币需求等问题,也带着大家边看、边讲、边回忆一张张票证的故事。

回顾资源紧缺的年代,食用油紧缺,油票面额日趋微小,有“半两”(5钱)、“1钱”的面额。每人每月的定额油量是半斤,按一个月30天算下来,每人每餐仅能吃油五分五厘,也就一二滴油。

面对每天比一口口水还少的油,智慧的劳动人民想出用眼药水瓶来装油用油,每顿饭的“用油”就是挤上几滴。

那时人们买衣服,按照大小尺寸就需要给相应的布票,少一寸都不行。一位老人回忆到,因工作到上海,临近春节想给自己置办新衣,对上海的服装式样和质量还很崇拜,便打听着辗转来到南京路第一百货商店。

他看中一件灰色的防寒服,随即让售货员寻了一件试穿,感觉式样合意和尺寸合适,当即决定买下来。付账的时候却发现带的布票还差了一寸,与售货员好说歹说也无法得到售货员的同意免去这一寸布票的差额。又是很难得才到上海来,不舍得放弃这件防寒服,只能让售货员换一件小一号的衣服,不得已只能凭手上的布票买下这件袖子也短、尺寸也紧的小一号衣服。

到了过年这一年中最重要的日子,即使在物资紧张时期,国家也会根据户口上的人数给每个家庭配发一些过年食品专用票,比如肉票、鱼票、豆制品票、蛋票等。

四个人以下为小户,五个人以上为大户,大户的量比小户要多些。即使凭票,去晚了这些物资也都很难买全,往往需要凌晨天不亮就去排队。

那会儿排队“占位”,有的是菜篮子、有的是石块,为了谁先谁后不免有几句争吵。去晚了蛋票就时只能买打碎调和过的冰鸡蛋,回家后用来做煎蛋饺;鱼票的使用上只能在带鱼、黄鱼、鲳鱼中选一种,如果选大一点的黄鱼、鲳鱼,小户人家就只有一天的额度。

20世纪60到80年代, “三转一响”是开启一对新人生活的大件“奢侈品”。“三转一响”即自行车、手表、缝纫机与收音机,手表要“上海”牌,缝纫机要“蜜蜂”牌、“蝴蝶”牌,自行车要“飞鸽”牌、“永久”牌、或者“凤凰”牌。每一“大件”的票都相当紧俏,特别是自行车。

一位老爷子曾向他的孙子回忆,为了买一辆自行车,需要先向组织打了申请报告,好不容易批下来的一张票证后,火速赶到自行车店里后发现身上现金又没带够,只能先放弃,回到家后饭也没吃饱,觉也没睡好。

第二天天刚蒙蒙发白,老爷子便起床带上钱匆匆出门,又在店门口排了很久的队伍才买到了这辆自行车,之后就一直小心翼翼的使用着这辆来之不易的自行车,每天回家都要把每一根辐条擦得锃亮,十分爱护。

上海财经大学博物馆馆长喻世红告诉澎湃新闻记者,在我国曾经的短缺经济和计划经济背景下,票证被广泛使用于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而被留存下来的一张张票证作为珍贵的历史见证物,具有特殊的史料价值、文物价值和研究价值。

在她看来,40年前,改革开放大幕拉开,推动中国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凭票生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勒紧裤腰带过日子的时代一去不复返,票证时代的终结也正是改革开放伟大成就的真实写照。”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