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收藏

匠心中国-大匠之风 沈新培剑出鞘铁马冰河入梦来

新浪艺术

关注

沈新培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沈广隆剑铺第四代掌门人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代表作:成功剑  玄武剑  乾坤剑

剑,是国人心中的图腾。 

李白的“宁知草间人,腰下有龙泉。”辛弃疾的“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历代先贤名仕们大多都对剑有情结,佩剑,看剑,将“剑”的传说凝聚在千古流传的词句里,让风雅的文墨也饱含着气贯山河的豪情。

宝剑锋利,但这并不是人们爱之的主要原因,更在于,剑象征着侠之大者,为国征战的境界,无论文人武将,得意失意,都爱剑,咏剑,时刻都可以毫不迟疑的征战沙场,为国奋战,剑道代代流传,不也正是因为,国人心中这股为国为民的浩然正气在血脉传承着。

宝剑出龙泉。从春秋战国至今,龙泉制剑有着四千多年的历史,是最重要的传承地。“龙泉让剑成为了宝剑。”说这句话的,是首屈一指的制剑大师沈新培。沈新培是龙泉沈广隆剑铺的第四代传人,家族世代制剑,他自己更是曾为多位国内外国家领导人造剑献礼。一代宗师如他,将千年剑道薪火相传,写进时代的家国传奇中。

以剑为国礼

2013年,余秋雨来到龙泉,在沈广隆剑铺,与沈新培举剑畅谈,他说道:“剑能成为一种国礼,是因为它是文化,而非武器,拿着就有一种古代英雄的气概。”很少有器物、工艺,能够如剑、剑道一般,可以成为家国精神乃至国之文化的代表,穿越茫茫千年,仍在保有着十足的生命力,能够在至高的国际场合被以国礼相待,更能在多元复合的时代文化环境中轻易的得到大众的共识,这是需要怎样的磁场和文化凝聚力?

“正、大、光、明”,沈新培用这四个字来概括龙泉宝剑的文化意义——正义凌然,大爱无疆,光照万物,明理四方。这森森然的“短兵之祖,近搏之器”,在这位制剑无数的匠人眼中,全然不见戾气。“剑道的核心是文化,日本的剑道之所以这样令人敬畏,就是因为他们将剑道与武士道精神完美的融合在一起。而中国的剑文化,是更加厚重和多元的,不仅是忠,更是将忠孝仁义都融合在一起。”沈新培这样说到。

在冷兵器时代,剑被称作“百刃之君”、“百兵之帅”,显赫的军事地位可见一斑,后来,尚剑之风发展以“剑”代“武”,剑又当之无愧的成为了礼仪的代表,“自天子以至百官,无不佩剑”,无论文武皆佩剑,彰显礼仪等级,更是权利的象征。在文人的诗句中,剑具有多种象征,嘱咐友谊、自由、浪漫、风流、修身、神圣等,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大大超出了剑本身的意义,在民间,也有着以剑镇宅的文化传统。可以说无论是王公贵族,商贾平民,文人墨客,都能够在剑文化中找到关联与共识,是当之无愧的国家象征。沈新培曾为多位国内外国家领导人铸剑献礼,在他看来,有着一种庄严的仪式感,他铸剑更是铸就一种千年英魂,国家精神的化身和代表,“宝剑赠英雄”,在这具有历史意义的仪式中,他也完成了他的使命——让剑文化在时代中传承。

行十年  磨一剑

春秋战国时期,祖师爷欧冶子在龙泉秦溪山寻觅到铁英、寒泉、亮石三宝,制作龙渊、泰阿、工布三柄宝剑,从此,剑开始成为了“宝剑”。“之所以称为宝剑,是因为一个难字,难炼、难得、难做。”沈新培这样解释到。

人称,十年磨一剑。一把宝剑,要经过炼、锻、铲、锉、刻花、嵌铜、冷锻、淬火、磨光等28道工序,更是集各种工艺之大成——锻造、精加工、冷冲压、金属雕刻、特种热处理、艺术木工、书法、绘画设计于一体。“都说是千锤百炼,但这一把宝剑,又何止是千锤!”沈新培解释到,在这锻造一把宝剑的每一个工艺细节里,又凝聚着令人难以想象的繁复工时,“每一项工艺都有着不同等级的划分,锻工有8级,雕刻有8级,木工,铜工,浇筑都有8级。”从一级做到八级,就是从剑到宝剑的过程。将这些工时、等级,都集中在一个“磨”字上,十年磨一剑,令人不禁感慨,匠人锻造一把剑的过程,又何尝不是一场修行。

沈新培打造的“成功剑”,是为纪念郑成功收复台湾而铸,剑首位莲花,护手为祥龙和祥云图,底座为一艘帆船,中节为一匹骏马,剑体选用毛铁与草钢及其它一些金属元素,折叠锻打至7000层,细化钢质颗粒,坚强组织结构,使剑体达到刚柔适中的理想境界,剑面花纹更为细微柔和的效果。剑鞘取上等黑檀木制作,外装为纯铜雕刻。另一把“至尊剑”,剑长95公分,为最高权力的象征, 此剑剑体为毛铁与草钢所制,可见浮雕巨龙、日月星辰交相辉映,剑体器型为两个弧面凸显中间剑脊。这两把宝剑,都是历经了炼、锻、铲、锉、刻花、冷锻、淬火磨砺等30多道工序,经时足足七个月制作而成。

人剑合一  是“匠”与“心”的合一

剑道的最高境界在于“人剑合一”,铸剑也是如此。与剑相合的“人”,是暗喻一种人本关怀,是造物者的匠心。沈新培指着所造宝剑,剑身上的花纹讲到,这纹路并不是为了装饰,战场之上处处是生死关头,每一处细节的设计都是为了将利器之功发挥到极致——铸剑所需钢与铁,钢保证了剑的直度,不会弯,铁保证了剑的刃度,不会断,这剑身的纹路也是为了使铸剑的钢材与铁材能够刚柔并济。“乾坤剑”是沈新培的一件创新之作,剑身上特别设计了两个凹槽,同样不是为了装饰,“在冷兵器时代,战争中人的体能就是最大的筹码和武器,这两个凹槽的设计就是为了在不影响剑的功能性上,尽量减轻剑身的重量,为人节省体能。”

沈新培常说,剑道如人生。铸剑的历程又何尝不是如同人生的历程。“只有注重自身的文化涵养,才能让宝剑也沾染上文化气息。就如造剑的必备工序-淬火,必须经历水火交融,接受各种人文环境的熏陶,才能真正成为大师级的人物。”

已经年近七十的沈新培,仍然目光灼灼,讲话沉稳而坚定,有着超然世外的神情,这位一生铸就了无数传奇宝剑的匠人,也将那些散落在历史长河中的英雄气概,千锤百炼地锻造进这寒光闪闪的九寸钢铁之中,剑出鞘,便是铁马冰河入梦来。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