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收藏

古籍《大学》:打开学问之门的金钥匙

新浪收藏

关注

文/胡思

作者的话:

稽古以知今,无古不成今。稽古者,稽考古之人、事、物,所谓“继往圣之绝学”,以为今日为人处世的指点。古者,故也,尚古而稽古,稽古而悟今,本是中华文明的最优良传统。然而古并非旧,稽古也不是复古,而是厘清亘古不易、万类并举之精神脉流,此为稽古真意。

《大学》这本书很短,把今天的标点符号都算进去,总共也才两千字出头。中国人基本上都读过这本书,或者至少都知道这本书。它原本是《礼记》中的一篇,朱熹谓之为“古者大学所以教人之法”、“古人为学次第者,独赖此篇之存”,于是把它单提出来,成为儒学四书五经之首。

《大学》是我国传统学问的核心,重要性不言而喻。我们甚至可以说,古往今来所有的圣贤经典,都是在解释、阐发或者注解着《大学》这本书。因此,真正读懂了《大学》,也就掌握了学问之门的金钥匙。

朱熹注解《大学》的书,称为《大学章句》。在《大学章句》序中,朱熹说:

大学之书,古之大学所以教人之法也。盖自天降生民,则既莫不与之以仁义礼智之性矣,然其气质之禀或不能齐,是以不能皆有以知其性之所有而全之也。一有聪明睿智能尽其性者出于其间,则天必命之以为亿兆之君师,使之治而教之,以复其性。

这段话翻译成现代语就是:《大学》这本书,是古代学校教育人的方法。人出生为人,本来都具有仁义礼智的美德,但每个人的个性、气质各不相同,因此不能体认和恢复本有的仁义礼智。这时有聪明睿智、能恢复自己本性美德的人出现,就成为芸芸大众的师表,教化群萌,使众人一起达到至善至美的境地——这教化的方法,就都集中在《大学》这一本书里。

朱熹这段话还有一个特别值得注意的地方,就是他所阐明的一个逻辑。他的意思是,人原本是个完人,也就是《三字经》所说的“人之初,性本善”,但是为什么又有种种性格和喜好上的不同,有种种的烦恼和痛苦呢?原因在于,人们自觉不自觉地偏离了这种自心本具的美德,而用许多错误的认识和观念来指导自己的思虑言行,背道而驰,从而乃至于固执己见、越陷越深。而解决问题的办法,就是通过学习圣贤的道理,运用他们留下来的方法,改变自己内心的样貌,一步一步地摒除掉内心的渣滓和错漏,让人人本具的美德恢复其光明。这一整个过程,宋明理学家称为“变化气质”,也就是做学问的目的所在。

我们现下有许多人可能还是误会了“学问”一词的意思。学问并非指一个人记下多少知识,有多高的学历,背了多少书。单纯背书和积累知识的“学问”,宋明理学家称之为“记诵词章之学”。这种治学,若不能知其知识的所以然,则充其量只是个背书机器,并不能使人得到真实的受用。换一个角度说,如果学问只是指知识多寡的话,那么时下最有学问的,应该是网络和图书馆,而永远都不可能是一个人。一个人在浩如烟海的知识和信息面前是微不足道的,根本不可能有人敢说自己是博学的,因为你记性再好、再博学,也只是一个人脑,又能存得下多少知识呢?

真正的学问,则诚然是宋明理学家所说的“变化气质”,实是一个人自觉的、内在的事情。朱熹说:“学之为言效也。人性皆善,而觉有先后,后觉者必效先觉之所为,乃可以明善而复其初也。”也就是说,学是一个模仿的过程,模仿那些真正觉悟了的人,以他们为榜样,反省自己,向道好学,使自己也“明善而复其初”,从而渐渐比肩觉者。因此,一个开始“学”的人,必定是先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然后才谈得上一个“学”字,学问之门也由此打开,也才明白古哲所谓“学无止境”和俗语所谓“活到老,学到老”的意思。如果一个人不能认识自己的错误,反而一味认为自己是对的、是了不起的,则其纵然读过许多书,积累了丰富的知识,也只是与人争竞、炫耀见闻、摆弄词章的“外道”,从根本上就背离了圣贤著书立说的本意。这一个关节,王阳明在《传习录》中说得最为透彻,他说:

天下所以不治,只因文盛实衰,人出己见,新奇相高,以眩俗取誉,徒以乱天下之聪明,涂天下之耳目,使天下靡然,争务修饰文词,以求知于世,而不复知有敦本尚实、反朴还淳之行……世儒只讲得一个伯者(霸术)的学问,所以要知得许多阴谋诡计。纯是一片功利之心,与圣人作经的意思正相反……圣人只是要删去繁文,后儒却只要添上。

做学问,并不是为了功利,为了炫耀,为了与人攀比,而恰恰只是为了不断改变自己而已。

总之,首先要明白“学问”是内学,是个人改变自己内在修养的事,然后才能真正踏实学习我国古往今来人人趣向的经典——《大学》之道。而《大学》之道,又全部都集中在其开篇第一句当中: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大学这一门学问,目的在使人恢复自己本具的明德,同时正己化人,使人人达其至善至美的境地。

以上简述读《大学》一书的心理准备。解读此书的书籍不胜枚举,笔者认为,大致以朱熹《大学章句》、王阳明《传习录》以及蕅益大师的《大学直指》最为精妙。

来源:《古典工艺家具》杂志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