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收藏

漆器永久入藏大英博物馆背后

澎湃新闻

关注

李淑平

近日,大英博物馆“中国与南亚展厅”重开引发国内外热议。藏品既有公元前5000年的古物,也有近代珍品。其中‘上下’品牌的“犀皮漆天地盖盒”被永久收藏。大英博物馆在选择现代藏品时有何标准?为何会选中这件漆器?

2017年11月8日的伦敦,最高温只有10摄氏度左右,街上感觉颇冷。此时的大英博物馆内却“很热”,因为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来了。女王来为修缮后的大英博物馆33号展厅剪彩揭幕,该展厅同时更名为“何鸿卿爵士中国及南亚展厅”,并宣布于12月14日重新对外开放。

资料显示,大英博物馆收藏中国文物2.3万件,是海外收藏中国文物最多的博物馆。重新开放的中国及南亚展厅目前对外展出亚洲文物2000余件,其中半数为中国文物,年代跨度为公元前5000年至近代,展品包括石器、青铜器、玉器、瓷器、漆器、壁画、雕像等。新展厅在原有展陈基础上增加了书法、绘画及丝绸等文物陈列,并展出了新近收藏的中国当代玉器、漆器和瓷器艺术品。

大英博物馆馆长哈特维格•菲舍尔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新展厅新增一批现代艺术品,以求“把中国和南亚的故事延伸至当代”。

在当天首批展出的现代艺术品中包括一件“犀皮漆天地盖盒”,由‘上下’CEO兼艺术总监蒋琼耳与中国非遗传承人漆艺艺术家甘而可共同完成。

这件“犀皮漆天地盖盒”,以黑檀木制胎,外径 352mm,高55mm,扁圆形盒身源自中国传统的盛器 —— 攒盘。盒顶缀钮以南红玛瑙精心雕琢成太湖石状,钮高 48mm,嵌于盒盖中央。盒身经由中国传统大漆工艺制作,以红斑犀皮漆为表,以精细黑推光漆为里,历经十八个月的复杂工序和打磨推光方得以呈现。犀皮漆纹理自然如流水,漆面光泽莹润,如湖如镜。 “如园”太湖石钮盈盈屹立其上,似石出湖面,又似水从石过,恰合兰亭“临水知惠乐,因风骋列游”之诗意。

蒋琼耳介绍,这件作品由甘而可提供技艺,蒋琼耳提供设计思路,“这样的搭配合作也体现了这个时代手工艺和时尚生活之间的互动交流。”当时考虑的是怎样用最佳的方式呈现“犀皮漆”或者说“菠萝漆”这种工艺的特质。它最美的部分就是那种流动的纹理。在不同的角度、光线下去观察,纹理都在变,充满了无限的想象力。所以设计重心就是要通过造型形式以及视觉上的文化寓意把这种流动性体现出来。你可以把天地盒盖上面覆盖的肌理想象成一个花园,当中立有一块太湖石,整个画面就活了起来。把盖子拿下来后,里面是脱胎于传统攒盘的食盒,使用了黑色的大漆鎏金,它还是一个日常生活中有实用功能的器物。

在展厅对外开放后,这件漆器艺术品引得观众频频驻足欣赏。为什么大英博物馆在中国浩如烟海的现代漆器里会选中这件作品?这背后有什么故事?

大英博物馆“定制”作品

可以说,这件藏品是大英博物馆定制的。

‘上下’收藏高级订制部副总裁林杏芳介绍,早在2014年大英博物馆就注意到了他们。在2014年10月份,该品牌与佳士得合作推出了一个涵盖20件作品的“中国当代设计”专场拍卖。这是全世界第一次举办有关中国当代设计艺术品的拍卖会,并且非常成功,不但20件作品全部拍完,有几件作品甚至拍出了历史性的高价。此后,该品牌多件作品被法国吉美博物馆、法国国家装饰博物馆收藏。

2015年,当‘上下’筹备第2场拍卖会时,大英博物馆表达了希望能够永久性收藏一件作品的意愿,并且随后派出自己的创作人挑中了一件 “如园”系列作品。他们不仅考察团队的设计能力,也考察中国大漆工艺的技艺与传承性。最后认可了蒋琼耳与甘而可的合作。

“漆器工艺是个需要很长时间的技艺,在差不多18个月里,‘上下’团队和大英博物馆方面都投入很多精力,几乎每周都要沟通进展,定期到甘而可工作室现场观摩。”林杏芳回忆,在作品整个设计、创作、制作的过程中,大英博物馆一直派人飞到中国来跟踪记录,拍摄了大量的影像资料。对他们来说,这是在记录一段历史,而不是只关注完成的作品本身。直到作品被正式展出林杏芳才松了一口气。“如果没有之前扎扎实实地一直研究传统手工艺,是很难过大英博物馆这一关的。”

这个扎扎实实背后,是‘上下’自创立近十年来一直秉承沟通传统与创新的初心未变。在11月10日,中国展厅公众开放日,蒋琼耳在大英博物馆以“传统手工艺的创新”为主题发表了演讲。并在演讲结束后与媒体分享了怎样在尊重手工艺生命本身的前提之下,寻找手工艺艺术的真正意义,从而拓展未来的可能性,实现传统手工艺的创新,为时代刻下生活、技术、工艺、科技、艺术、设计最高境界的印记。

“从博物馆到生活中再到博物馆”

琼耳这个名字是外公蒋玄怡起的,琼是美玉,耳是庶民,就是说生命里既要追求完美,也要甘于平凡。也许在那一刻开始,蒋琼耳注定要做一个平衡者,一个沟通者。

她所创始的品牌‘上下’是什么?蒋琼耳解释,以家为原点,“上下”是“时间”与“情感”,是“美”与“用”的并进。“上下”是对立中的均衡,如其在上如其在下,也就是传统与创新,历史与当代。东方与西方,人与自然,艺术与生活,源自中国,放眼世界。

因此,‘上下’是要通过创新,来传承中国精湛的手工艺,使其重新进入当代人的生活。这就要将自己的当代设计与传统手工艺相结合。他们一直在寻找手工艺者。双方基于将中国传统手工艺发扬光大的共识,会有很好的合作。目前,该品牌出品的 “大天地”紫檀家具, “天籁”薄胎瓷碗,用“竹丝扣瓷”新编法做的名为“桥”的白瓷茶具等等,都是这样合作的杰作。

“传统工艺从博物馆通过当代设计融入现代人的生活,再因它的价值回到博物馆,这就是个圈,就是我们要画的一个圈。”蒋琼耳表示,作为世界上规模最大、最著名的世界四大博物馆之一的大英博物馆永久收藏自己的作品,不仅代表了来自世界顶级艺术殿堂对当代中国手工艺的认同和支持,也是对自己从事事业的一种激励。

“踏踏实实做个农民,培育好土壤”

2017年的大英博物馆收藏作品这件事被蒋琼耳认为是一个里程碑。从‘上下’品牌筹备到现在已经近十年,“十年一个里程碑,坚持三十年,这个品牌一定就起来了。”蒋琼耳表示,一开始做品牌的时候就决定至少坚持三十年。

当初爱马仕第五代传人见蒋琼耳的时候告诉她,做品牌是怎样一种状态?就是要把自己当农民,是在耕耘一片土壤。作为创始人你是看不到收获的,你要把土壤培育好并传给下一代,下一代才能在这个土壤上收获。如果我们现在急着去收割,留给后代的只有贫瘠的土地。

“我记住了这理念,在生活中也是这么做的”,蒋琼耳说,所以‘上下’这十年在外人看来发展步伐是挺慢的,只开了上海、北京、巴黎的店。

她以养育孩子打比方。不算前面研发、走访手工业者的准备时间,品牌从2010年开第一家店到现在也就7年,相当于小学前的小孩。学前小孩要放养,调皮点没关系。但7岁上小学以后就必须系统学习了。品牌也是一样的,过去几年都是散养的,能做什么做什么,想做什么做什么。因为手工业产业链就这些事情,能达到什么程度就尽量达到。有什么机会就尽量做。过度推也没用。

但是7岁以后,有基础了,虽然谈不上很好的基础,但是算有了雏形。蒋琼耳表示,接下来‘上下’要转型,考虑有规划有步骤地往前推进。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品牌走上世界,产业化,最终还和市场结合的梦想。作品既要从博物馆走出来,又要走上市场,走入日常生活。但是不要忘记从市场提炼出来,回到博物馆,“上下”之间缺一不可,这个圈还要接着画。

也许,5年后,大家会在深圳塘朗山看到依山而建的‘上下’酒店。在这里,有体验,有情感,有产品零售。

而这,只是‘上下’新规划的其中一步。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