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收藏

张泓:与书法为伴——观张锡庚老师近作

新浪收藏

关注

张泓

手边,张锡庚老师寄来了刚刚出炉的《束手有策》书法展览图录,张老师在电话那端说,要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书法展览,希望我能留下些文字。我一边表示祝贺,一边迫不及待地翻看学习。

2009年的那场车祸,使张老师高位截瘫,日常生活难以自理。人停下来了,笔也放下来。之前的辉煌、成功,顿时被震荡得混沌不清。在病榻上,看着他吼口插着管子,还竭力想和我表达些什么,心里泛起阵阵酸楚。很难想象,那段人生的泥泞道路他是如何走过来的。

那段日子里,每每回乡看望,张老师都会谈谈最近对书法的思考和感悟,我则劝他好好休养。但不久,秦健兄便告诉我,张老师开始握笔写字了。这是一种怎样的力量?!我相信一定是书法在推着他往前走。我知道张老师离不开毛笔。

张老师是书法热后最早一批投身帖学的书家。在求艺南艺黄瓜园的日子里,他沉湎于古代文人法书之中,略有所思,便落笔模拟,寻绎古人书味、书趣。纵观张老师早年的作品,几乎囊括了名家书法的方方面面。二王、宋四家、董香光、晚明高堂大轴等等各种风格,都时常在其作品中透露出来。宽阔的视野和深刻的本体理解,使张老师不断拓展其书法表现的外围,他尤其钟情于宋人苏、米二家抒情、浪漫、通脱的文人书风。东坡的偃卧下笔,米芾的蟹爪钩,经过他笔下的融通,渐渐变成了带有面目的自家手段,门生与私淑者皆热衷于模拟,因此,出处一观便知。这不能不说是张老师的高明之处,学古而又能在古人中提炼自身需要的东西,将其统摄于文气的笔墨之中。而张老师最为拿手的便是尺牍书风。在展览中,他将尺牍书写演化出大组合、大规模的样式,使各章节书写各具特点,又互不相犯。楷书、行书、行草、小草在笔墨之间慢慢展开,不激不励,云卷云舒,饶有意趣。在“手札风”盛行的当时,他在众人之中脱颖而出。

短短数年过去了,张老师的毛笔没有停歇,又恢复到之前的状态,甚至有了新的感受,真是为他高兴。

翻看这次作品集,汇聚了张老师近两年在病中创作的数十件作品,众体兼备,形式丰富,令人激动,也心生敬意。除了其擅长的行草书以外,张老师加强了对汉魏六朝书风的研习,着意将隶书、楷书写得沉、厚、拙。观其作书,常常用胶带将毛笔和手紧紧相缠,这正是他所谓的“绑书”。挥运间,力沉气缓,犹如太极,与原来的表现相较,更显示一种苍浑的金石气味。在书写内容的选取上,多选用古雅意味的古人诗文,值得一提的是三幅自作联句:(静坐观众妙,端居味天和);读书随处境界,写字便是田园;卧榻潜心吟雅雨,开窗健笔写闲云。从中不难看到张老师迥然独脱的人生理想和随遇而安的生活状态,这似乎可以与他写过的《秋竹园随笔》相呼应。

在书法的历史长河中,每个参与者都为其提供不同的个体体验,书法因此绚丽多彩。对于张锡庚老师来说,他的体验可能较常人更为多样、跌宕,也成就了他不同的书法人生。在张老师前行的路上,我想书法将会陪伴他走向更遥远的地方。

(作者工作单位:兰亭书法学院)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