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收藏

香港VS纽约:这两地适合卖什么艺术品?

新浪收藏

关注

自2008年以来,面对亚洲当代艺术市场的剧烈调整,以苏富比、佳士得为代表的国际拍卖机构一直试图通过内部的改变来适应这样的变化。经过近十年的探索,从呈现的结果来看,我们不难发现西方当代艺术大师作品的稳定引入中国香港拍场,占据现当代晚拍的一定比例,成为了这一两年来苏富比、佳士得的主要策略之一。而这些西方当代艺术大师的作品不负众望地在拍场上表现上佳,甚至有着稳步上升的发展趋势;而有趣的是,反观国际拍场,比如今年纽约佳士得春拍,中国艺术精品竟越发“引人耳目”,受到国际藏家的竞相追捧已是不争的事实。 

中国拍场青睐“西方当代艺术大师作品”,中国艺术精品在纽约“大放异彩”,如此看似不合常理的“倒流”现象背后似乎又隐含着合乎逻辑的发展规律。那么,我们不妨从两个方面进行一番深入的梳理,一窥“倒流”背后之堂奥。

香港VS纽约:中西艺术品倒流?

刚刚落槌的香港苏富比2017秋拍的现当代艺术晚拍以不俗的成绩收官。除了朱沅芷、常玉、赵无极的天价拍品之外,西方艺术大师作品仍旧相当受欢迎,格哈德·里希特《抽象画(679-2)》一如既往地被反复竞逐,最终以4903.75万港币成交,相较佳士得春拍的3302万港币的格哈德·里希特《抽象画作 (编号687-2)》,又有了大幅度的提升;美国艺术家乔纳斯·伍德《法国网球公开赛1号》以730万港币成交,而另一幅作于2012年的《两盆兰花》则以358万港币成交;达米恩·赫斯特2004年作《爱的天空》成交价为418万港币。

制图\数据来源:雅昌艺术网

今年3月,香港佳士得2017年春拍融艺-亚洲二十世纪及当代艺术晚拍现场,共上拍了62件拍品,其中有1件临时撤拍,全场成交率达到了82%,成交总额5.4338亿港元。这其中,“融艺”专场共上拍24件作品、成交率92%,成交金额高达4.1304亿港元,可以说贡献了大部分晚拍的成交额。在融艺专场出现的西方艺术大师作品中,出生于1932年的德国艺术家格哈德·里希特1989年《抽象画作 (编号687-2)》以3302万港元成交;鲁多夫・史丁格尔2002年作《无题》成交价格为2286万港元;威廉·德·库宁1972年作《风景》成交价格为1386万港元;英国当代女艺术家塞西莉·布朗 《争辩》以786万港币成交;安迪·沃霍尔1964年作《贾桂林》成交价为594万港币……

香港苏富比2017春拍的“现当代艺术晚间拍卖现场,安迪·沃霍尔1973年作《毛主席》以9853.75万港币领衔;而英年早逝的美国天才画家尚•米榭•巴斯基亚1984年作《致水神》则以4228.75万港币位列第二;英国“坏小子”艺术家达米恩·赫斯特2008年作《弥达斯与上帝》以790万港币成交;塞西莉·布朗2014年作《四散离去的仙女》成交额为670万港币……

尚·米榭·巴斯基亚(Jean-Michel Basquiat) 《致水神》 1984年作 压克力、油棒、丝网印刷、钢裱于木板

而反观国际拍场,佳士得于巴黎、纽约、伦敦及香港分别举行多场亚洲艺术类别拍卖,涵盖亚洲二十世纪及当代艺术、中国书画、中国瓷器及艺术品,均创下骄人佳绩,成交总额高达577,748,000美元。

今年纽约当地时间3月15日晚七点,备受瞩目的“宗器宝绘——藤田美术馆藏中国古代艺术珍品”专场在佳士得纽约洛克菲勒中心总部开槌。31件拍品均来自日本藤田美术馆,总成交额高达2.62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8.136亿元,成交率94%。

此前曾备受关注的乾隆《石渠宝笈》著录古画陈容《六龙图》以4350万美元(约合3亿元人民币)的天价落槌,加佣金4896.75万美元(约合3.38亿人民币)。

藤田美术馆珍藏中包括多幅宋元时期的重要书画,其中有六幅精美手卷,据卷上的藏家钤印和仔细记下中国皇室珍藏的殿堂级目录——《石渠宝笈》的纪录,证明手卷原属乾隆皇帝所有。此六件《石渠宝笈》著录的精美古画总成交合计约人民币8.54亿元(含佣金)。其中,陈容《六龙图》成交价4896.75万美元,赵令穰《鹅群图》成交价2712.75万美元,(传)李公麟《便桥会盟图》成交价1760.75万美元,韩干《马性图》成交价1704.75万美元,王冕《雪梅图》成交价864.75万美元,赵孟頫《洗马图》成交价450.35万美元,共计约1.23亿美元,合人民币约8.54亿元。

而青铜器方面,也是屡屡出现过亿拍品:商晚期青铜饕餮纹方尊以2.574亿元成交;商晚期青铜饕餮纹方罍以2.342亿元成交;商晚期青铜饕餮纹瓿 1.877亿元成交;商晚期青铜羊觥以1.877亿元成交。

制图\数据来源:雅昌艺术网

另一个以中国文物为主的“安思远珍藏”专场,总成交额也高达8.16亿元人民币,其中明17世纪黄花梨圈椅(一套),成交价为968.5万美元;清乾隆御制青玉交龙钮“大观堂宝”玺,成交价445万美元。

而在纽约苏富比9月8日~16日举办的亚洲艺术周中,“中国书画”专场和“中国艺术珍品”展场分别交出了10,735,375美元和12,975,000美元的成绩单。

中国藏家与当代艺术 市场调整下的细致拆分

从某种意义上说,西方当代大师作品在亚洲拍场越来越多的亮相,并且拍出较好的价格不是件偶然的事。

首先,近年来亚洲藏家的眼界、结构、喜好等已经发生了较为明显的转化。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生导师、艺术品金融研究所副所长黄隽对雅昌艺术网说,多元化是现在整个艺术品市场的发展趋势,在早年,也许我们还会说国际化不够,但改革开放已经快四十年了,在这四十年中,中国内地有很多企业甚至中产家庭已经有实力走出国门,开阔视野,所以对国际上的艺术品的接受度会越来越高。而年轻一代就更不用说了,夏令营、留学、游学的机会让他们可以充分接触西方艺术品、游历美术馆,所以对西方艺术的理解更容易。在这样的情况下,西方那些比较出名的大师作品或者在艺术史上留下记载的作品进入中国拍场是一件顺理成章的事。而且,这种情形也不是近一两年才开始的,是多元化、国际化发展的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而香港作为中西方结合的地方,有金融、税收方面的优势,所以香港的苏富比、佳士得拍场西方大师作品受到追捧也就不足为奇了。

有藏家也表示,十多年前他就开始参加瑞士的巴塞尔艺术展,亲眼目睹了近年来中国收藏家的崛起,当年亚洲面孔寥寥无几,但大约5年前,中国收藏家们开始参观巴塞尔艺术展,现在这成为了一个非常时尚的事情。佳士得亚洲总裁魏蔚曾表示,今年春拍时该公司在晚拍中设立融艺专场拍卖,推介多幅西方及当代艺术作品,就是因为这两年看到有不少亚洲藏家前往欧洲、美洲等地拍卖场购买西方艺术作品,为了方便亚洲藏家,故他们将西方当代艺术品带进来。

其次,从拍卖市场近年的趋势来看,当代艺术发生较大变化。据artnet数据库显示,2017年拍卖行所提供的当代艺术拍品数量比去年同期减少近20%,今年上半年当代艺术拍品成交量与2014年同期相比下滑三成。在中国,当代艺术作品的拍卖成绩同样起起伏伏,不稳定。据雅昌艺术网对标杆性拍卖行的数据统计显示,在世当代艺术家成交总额与现当代艺术板块成交总额相比,前者从2007年至2008年巅峰期70%以上的占比,到2010年至2014年间滑落到占比50%左右;至2015年至2017年春,比例已经逐渐滑落至30%以下。

与拍卖场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一级市场,当代艺术却显得相当活跃,这两年很多艺术机构、画廊、艺术博览会都在作出各种尝试,激活当代艺术市场。

面对这样的现状,佳士得、苏富比会“费尽心思”地思考如何打好手中西方当代艺术的这张牌,常年关注拍卖市场的殷鹏谈到,在当代艺术不太景气的情形下,苏富比、佳士得试图将这一板块拆分得更为细致一些,比如推出东南亚艺术、日韩艺术,而西方大师作品无疑也是其中一个相当重要的板块。

一直研究艺术市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史论系副教授章锐觉得此次香港苏富比秋拍在现当代晚拍的组合上是比较成功的,也促成了西方大师作品的高价,她指出,亚洲藏家其实一直有收藏西方当代艺术作品,只不过由于之前引进较少,所以多是在纽约购买。但对于西方当代艺术作品的前景,虽然国际拍行一直在有心推广,但目前还需观察。

但殷鹏觉得,西方当代大师作品在中国拍场拍出比较高的价格可能属于个别现象,从传统来说,大部分人还是会青睐西方经典油画作品,如印象派,那比较符合传统审美。而引进安迪·沃霍尔、格哈德·里希特等西方当代艺术作品也是应对当代艺术板块近年来不太乐观的一种策略,但因为也是最近两年才风头渐起,所以效果好坏,可能还需较长时间的检验。

 欧美市场中的顶尖中国艺术品

与西方大师作品在国内受到青睐遥相呼应的是《六龙图》等古代书画及青铜器在纽约佳士得拍场上屡出高价,黄隽谈到其实“宗器宝绘——藤田美术馆藏中国古代艺术珍品”专场的主要买家还是来自中国,因为近十年来,中国经济发展快速,资金相对充足,对能保值增值的投资或收藏,中国藏家是不吝出手的,无论海内还是海外的拍卖,只要有真正的精品出现,就不乏追捧的藏家。而之所以将这些中国古代艺术品放在纽约拍场,黄隽觉得在很长时间以来,纽约确实具有对拍卖有利的几个优势:首先它的辐射面广,一场较大的拍卖,可能会有超过200个国家的藏家参与,俄罗斯、拉美藏家都会关注;其次,纽约本身也是全球富人最多的地方,交通往来便利,藏家队伍庞大,拍场的专业团队也比较成熟。在这样的条件下,中国艺术品在纽约拍场有可能拍出更为理想的价格。

中国嘉德国际拍卖董事总裁胡妍妍认为,中国买家放远全球的企图心和雄厚的资本实力令人刮目相看,中国在国际艺术品市场上的惊人表现也使得全球把目光注视到了中国,不难预见未来中国的艺术品市场将是推动国际艺术品销售和持续增长的稳定的发动机。但是,像藤田美术馆藏的这些顶尖艺术品为何没有选择在中国拍卖,胡妍妍觉得这是因为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还处于一个发展的初期阶段,在快速的发展中实际上市场也饱受诚信缺失、规范不足、拍品结构单一、国际化视野不够、相关的政策法规不够完善等等的诟病,这些都直接阻碍了中国艺术品的国际交流与信任。国际化是走出去和请进来,是行业提升的必然的归属,中国本土的拍卖机构在深耕国内市场的同时,与国际接轨,塑造品牌才能开疆破土迎接新一轮的发展。

当然,除去潜力巨大的中国买家,中国古代艺术精品对国外藏家来说也具有相当的吸引力,殷鹏觉得除了青铜器之外,他们一直对中国唐宋时期的作品比较欣赏,因为那时候的作品大多属于写实类的,这对西方藏家来说,是具备欣赏基础的。而且从整体水平来看,明清、近现代作品相比唐宋都弱了很多,“其实国外藏家也一直在对中国各个时期的艺术作品进行研究、对比,对高峰、低谷是有相对准确的判断。从某种程度上说,国外青睐唐宋书画、青铜器,国内藏家欣赏西方经典油画,是互相对对方文化顶峰的致敬。”

广州华艺油画的负责人夏之伟认为出现这种“倒流”现象,归根结底是东西方文化的不同,文化差异大,吸引力就大。西方走在艺术前段,多创新型、主观型作品,这对一直讲究不逾矩、中正的中国藏家来说,具有反差上的吸引力;而唐宋可以说是中国古代艺术的鼎盛时期,历史价值、文献价值都很高,西方藏家也想从中摄取不一样的艺术价值。

来源:雅昌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