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收藏

阿拉善考察笔记:穿越沸腾的沙海边界

新浪收藏

关注

天下万物的来和去,都有他的时间,刻意去找的东西,往往是找不到的。

曾经无数次和身边的朋友提起阿拉善这个名字,谈及对这片苍美之境的好奇与想象,并尝试通过各种方式解析它的神秘,向往着抵达那片广袤的沙海戈壁,却因时机未达与它一次又一次擦肩而过。

善行丝路,开启于我国西部城市阿拉善,是一个公益性文化活动平台。

善行丝路旨在宣传丝路文化,传承丝路精神。

善,是一种态度,一份责任。

行,是一个开始,一段旅程。

善行丝路-青少年公共艺术计划是平台活动的开始,该计划是在阿拉善盟盟委宣传部的大力支持下,由中央美术学院中国公共艺术研究中心、你好自然国际科普营、可乐荚儿童美术馆等机构共同发起的一项面向青少年所开展的艺术普及与科学考察交流的文化活动。

本计划将组织北京、阿拉善两地三十余名青少年共同参与,将招募来自影视、绘画、自然科普等不同领域的精英导师进行公益授课,共同走入丝路西部之城阿拉善,来开展本次活动。我们的宗旨是用文化艺术的方式来联姻京阿两地,站在青少年的视角来发现阿拉善、传播阿拉善,用公益形式来宣传草原边疆的丝路精神。

沿着“一带一路”与“家乡梦”这个听来宏大的方向,我们把探寻丝路的历史风貌在自然变迁中的体现作为背景,希望通过京阿两地青少年的行走参与,重新发现阿拉善的动人之处,不仅为孩子间的交流搭建起一座情感互通的桥梁,更是为古老的丝路文化开启一个具有创新精神与时代意义的里程碑。

于是,我们便有了“善行。丝路”这个主题,也得到了来自阿拉善盟政府的高度认可和充分的信任。

盟委宣传部不仅对于本次考察给予了从左旗(巴彦浩特)到额济纳旗,再至右旗(巴丹吉林)的全程支持,同时通过对项目的深入探讨与交流,对于阿拉善历史人文、自然风貌的全面调研的指导与帮助,也让我们有了更多的信心与坚定前行的信念。

与此同时,善行丝路的启动也得到了社会的广泛支持,不同行业领域的人士与企业都对此项目所呈现的“公益精神”表示认同,令我们感动欣慰,在此要特别感谢阿拉善盟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让我们信心满怀!

万米高空之上,云海平缓,大地的轮廓开始脱离时空的边界,朝着未知的方向不断变幻。想象着1700公里外的第一站巴彦浩特将呈现怎样的样貌与色彩,无数翻滚的奔流正不断冲破我们脑海中的回路,如莫测的万花筒般不停旋转。直到飞机在银川降落,我们顶着耀眼的阳光驱车经过被贺兰山傲视的公路,穿过宁夏的边界线,终于进入了阿拉善盟政治、经济与文化中心,即阿拉善左旗政府驻地—巴彦浩特。

整齐的街道和参差错落的景致让人如同来到了某个中国南部的城市,天空透彻,云块被风轻盈地扯出不规则的缎面,柔和而写意。

站在营盘山顶俯视左旗,这座倚靠在贺兰山西麓洪积扇上的小城将不同的地质形态围在了身旁。正当我们四目眺望找寻腾格里沙漠的边际线时,带领我们考察的宣传部老师笑着说道:你们已经身在沙漠之中了,还要去哪里找呢?我们一阵错愕,原来整个阿拉善盟27万平方公里的面积全部被沙漠、戈壁及低山丘陵所覆盖,巴丹吉林、腾格里、乌兰布和三大沙漠横贯全境,地理范畴上的划分早已无法呈现这片辽阔大地喷吐的气宇。在這里,有形的序列被自然重组,时光被雕刻,我们开始置身一场时间与地理构成的表演,而巴彦浩特只是这场瑰丽之梦的起点。

与历史诗意又迷人的相遇便首先发生在阿拉善博物馆。这座由几何体勾勒而出的建筑充满异域之美,衬托着身穿蓝色蒙古族服装的解说员,迎接我们缓缓走进文化的长河。

巨大的恐龙及远古生物的化石、珍稀动植物物种标本,艺术与美学交织衍生的岩画石雕、神话与图腾演变而生的信仰、蒙古族源远流长的岁月变迁、弥漫着硝烟与征战的史话以及丝绸之路上扑簌迷离的传说,关于我们想要了解的一切过往与历程,都得以在自然、民俗、石刻、历史等不同的展厅中一窥究竟。

帅气的蒙古讲解员标准的播音员口音与生动的讲述,带我们回到了一个又一个生命的源头,拨开时空的云雾,重温亿万年前的画面。空旷的展馆内也顿时布满了来自旷野山谷的喘息,回荡着动听地长调与征战的号角……

辞行时他用蒙古语和我们告别,并期待孩子们的到来,带他们做一次穿越时光的旅行,驻足这片神奇的大地。

离开喧嚣的城市,我们会接收到自然的讯号,聆听天地的智慧,无论是落在贺兰山肩头未融尽的雪,还是戈壁扬起的沙砾、呼啸而过的疾风,似有种庞大的力量召唤着每个人的内心,前往洞藏着未知的前方。

腾格里沙漠则更像个调皮的牛仔,用一场突如其来的阵风为我们的到访制造出充满游戏场景的画面,节奏急促,视域飘转。

细碎的沙砾还原着海浪的姿态匍匐在起伏的公路,青紫色的天幕下流动着看不见的气息,随我们一路缓慢攀移。途径越野e族的大本营“英雄会”,仿佛频道转换,瞬间进入了未来世界的实验场。穿过海市蜃楼般的高大石门,腾格里开始释放出地球表面的张力,这是种宏大的扩张,是前所未有的感官呈现。

每年初秋,这里都会聚集来自世界各地的90万名越野玩家和爱好者,他们驾驶着40万台各色车辆与组装飞机,用一场奇绝壮观的“地空演出”唤醒了腾格里沙漠最炽烈的热情,也让地表再次升温与沸腾,盛事空前,挑战极限。

我们来到沙漠深处的机库,无数架夺目的飞机与尚未完成组装的机身正安静地等候冲上云霄,那场景像极了美国电影的拍摄现场,一场变幻莫测的大胆演出正在酝酿,震人心魄。拉风的轰鸣和沙漠扬起的旋风唤发出大地深沉的咆哮,让一切韵律与质感刻骨铭心,也让我们理解着浑厚和丰盈的本意,那是与心灵碰撞后融于万物的意境。

腾格里沙漠浩瀚无边的地貌折射出无尽的想象,他苍茫雄浑的胸怀等待着勇敢者的到来,在这里,一切都是梦想的宝藏,是大自然深刻的洞察,是我们斑驳多姿的生命里不可缺失的风景。

这里的美单纯极致,辽阔自空,洗涤着世界的尘垢,翻动着生命原初的奥义。当我们的越野车驶出腾格里沙漠的边缘时,天色放晴,沙丘在交错的视觉中变为红色的绚彩。在这里,任何一个短暂的瞬间都有着丰腴的过去,因为所有的秩序都在随时重建,像一片时间的海,创造着无限的可能。

回头望去,车轮的痕印迹正在被风沙轻轻掩盖,仿佛有对巨大的翅膀飞翔于时间的长河,由远古而来,每次振翅都是自然流动的一帧画面,也是内心的一次觉醒以及对美的全新发现。

路边,一只悠闲的山羊向我们投来好奇的目光,明天又将是怎样的旅程?

博士, 中国公共艺术研究者、北京市优秀青年人才。现为中央美术学院中国公共艺术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城市雕塑家协会创研部副主任,北京联合大学艺术学院教师,新浪收藏雕塑频道主编等职务。

你好自然国际科普营创始人、媒体人、撰稿人、青少年科普教育倡导者。

多年来行走自然,热衷公益,致力于推动青少年教育在不同领域的探索与创新,促成众多野外科研组织与青少年教育的广泛交流与合作,并帮助科研机构开展众多保护濒危物种、当地自然生态与文化建设等项目。

你好自然摄影顾问、独立摄影师、制片人、导演,倡导自然美学与行摄生活,曾受中科院计算机网络中心邀请,在中国版TED—SELF格致论道作为嘉宾进行摄影主题讲座。作为 “新华社摄影进课堂”活动授课教师,为北京四中、三十一中开设专题摄影课程。现为双语纪实节目《说着英语趣旅行》制片人与导演。

善行丝路团队介绍

善行丝路作为一个于青少年公共艺术发展的公益交流平台,由中央美术学院。公共艺术中心、你好自然国际科普营、可乐荚儿童美术馆等机构携手打造,集合了来自影视、绘画、自然科普、文创等不同领域的精英导师团队。

旨在以公益的视角和创新的教育方式引导青少年对人生具有广阔的思考,通过公共艺术项目的实践与探索,行走与发现,促成一带一路广泛的文化交流与精神传递。

善行·丝路

预知更多考察团的惊险奇遇与精彩故事,

敬请关注即将发布的

“阿拉善考察笔记”系列二

责任编辑:brandy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