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收藏

生活在左亮相时装周 举办被子·蓝染艺术展

新浪收藏

关注

2017年3月26日,设计师品牌“生活在左”首次亮相中国国际时装周,她带来了一场极具情怀的“被子·蓝染艺术展”,引领大家欣赏来自民间的百床蓝印花被,感受百种人生故事。

展览中呈现了100床蓝印花被,记录下100个平凡而温暖的人生故事。邀请到国家级蓝印花布印染技艺传承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吴元新教授举行“被子•蓝染艺术展”,设计主体为蓝印花布,是一种蓝底白图或白底蓝图的花布。希望通过蓝印花布的这个即将消失的工艺让大家再次回到那个爱物、惜物的时代,从那些泛白的蓝印花布中读懂人与物背后的故事和情感。

与此同时,3月26日,“生活在左”举办了她的新品发布会,首次亮相中国国际时装周,把我们带回到那个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时代。发布会以唐代开元盛世作为灵感来源,寻迹东方传统的艺术形式审美意识与生活美学,结合东方艺术的审美高度,将人、物,久远时代留存的美好与现代融合。

本次发布会特别邀请了知名昆曲艺术家施夏明通过昆曲的唱腔带观众进入一个如梦如幻唐代梨园盛世。同时,著名舞蹈艺术家傅兴邦也现场演绎即兴现代舞,通过灵动的肢体,展现了人随物安定,物随人长久的一种错落的时空。本季秀场选择昆曲元素加入归功于生活在左的设计师总监Kurtson,Kurtson与生活在左品牌创始人、快乐慢生活倡导者、汇美集团董事林栖是很好的朋友。Kurtson在今年年初想要办一场秀的时候,提出里面要有昆曲元素的体现。林栖认为在这么一个时尚的服装品牌之中加入昆曲的元素,既可以提升品牌的故事、情感氛围,又可以很好的宣传昆曲。

而生活在左品牌创始人、快乐慢生活倡导者、汇美集团董事林栖作为传统工艺的追寻者,她始终相信美好的造物,都包含着手艺者的用心与温暖。一床被子,早已超越了本来的物件概念,如同亲人的双手一直陪伴在我们左右。服装秀的很多灵感来自于“物随人安定,人随物长久”这个主题,这句话也是我们对旧的物件的一种怀念,这是我们每个人扇子上的一句话。夏天变热的时候,我们每天在办公室摇扇子,就把这句话摇到了我们心里。现代和传承的东西,不只是对旧物,也是对未来的一种定位。“物随人安定,人随物长久”的主题讲了一个历史,通过历史朝代的更迭讲了蓝印花布的一个发展历史,从唐宋到明清再到民国。通过蓝印花布,我们会将它与丝结合。在明清的时候,蓝印花布是一个很重要的存在,家庭妇女经常做这个,做衣服。这是明清时期的主要衣料物品,是一种很淳朴的产品。现在我们在做一些改善,和真丝料结合,真丝料很是飘逸,和朴实的棉产品放在一起,给人一种很轻松的感觉。

“生活在左”首亮时装周设计分为四个系列:

第一个系列的灵感来源于唐三彩。唐三彩兴盛于唐代全名唐代彩釉陶器,是中国古代陶瓷烧制工艺的珍品,最早出土于洛阳。

第二系列唐代梨园盛世,多少凄美的爱情,多少浪漫的诗人歌赋、舞蹈,都达到空前繁荣,昆曲中唯美的画面感扑面而来,带我们进入一个如梦似幻的戏台,色彩轻盈都是高明度的粉彩色、樱粉、萤虫白三绿。

第三系列设计灵感是浮生若梦,出自于唐•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在古老的长安街道上,熙熙攘攘的人群,叫卖的手艺人, 唐草团花,一切看起来像是梦一样那么的美好,设计想表达的是把人生当作短暂虚幻的梦幻。

第四系列设计是从《大迁徙》里面的中国蓝色花印寻找的灵感。中国的蓝印花布一直是民间流通的千年物件,它见证了中国的变化,中国百姓从南往北,从古至今的变迁。蓝印花布的图案多取材生活,反映人们对美满生活的向往;有些地区会在婴儿新生的时候为其制作一床新被子,寓意为“一辈子的祝福”。

“生活在左”服装上采用蓝染作为灵感主工艺,蓝印花布是中国传统的工艺印染品,镂空版白浆防染印花,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年历史。“生活在左”主要以生活中的点滴美好细节为设计创作之源泉,丛文学和艺术作品中吸取了创造灵感,致力于为生活在都市的人们,提供了舒适而充满浪漫与诗意的心致之作。

“生活在左”,是一种态度,一种主张,跟随着自己的内心做自己喜欢的事,靠近真实的内心所想所爱,靠近万事万物的本真,靠近心灵感受真实。手工艺的真实感,不可复制的心情记录感,从不可复制的服装里跟随心去享受。

蓝印花布其中一个广泛的应用是做成被子,有些地区会在婴儿新生的时候为其制作一床新被子,寓意为“一辈子的祝福”。本次的蓝印艺术展览和秋冬发布会,围绕这些善良品蕴含的祝福开展,希望通过蓝印及其应用重新为生活注入那些历史的淳厚。

加载中...